top of page

​叠境

徐子芸

2025年8月15日 - 2025年10月10日

​中国上海

叠境_Wrok_24.jpg

Installation View

© EY Projects © 徐子芸.

版权所有.

关于

艺外EY PROJECTS荣幸呈现中国艺术家徐⼦芸个⼈展览《叠境》。本次展览是徐⼦芸继震 旦美术馆个展后的⾸次重要亮相,聚焦其最新创作系列。艺术家以其标志性的纱⾯、不锈钢 镜⾯等材料为载体,对上海的建筑空间展开⼀场深⼊的视觉考古,深刻重构了景观社会的多 维样貌。

 

本次展览作品的核⼼灵感与象征源于上海展览中⼼——其地理位置亦与艺外EY PROJECTS 画廊形成巧妙的空间对话。在上海乃⾄中国的城市图景中,上海展览中⼼不仅是⼀座⻅证时 代洪流与权⼒更迭的宏伟地标,更持续承载着社会交往与⽂化交融的功能。同时,上海⽼建 筑的传统纹样与现代建筑的玻璃幕墙所承载的不同历史“⾯孔” ,在徐⼦芸的作品中被精⼼交 织与叠印,携观者进⼊过去、现在与未来时刻的共⽣之境。透过作品,观者得以触摸这座城 市在热情拥抱西⽅⽂明的同时深植本⼟根⻣的内在张⼒,⼀种后全球语境下特有的⽂化混杂 性。

这让我们思考从宏观“城市”到微观“建筑”所营造的空间本质:空间本⾝并⾮绝对核⼼,关键 在于其中活动的个体及其所塑造的⽂化。对此,法国哲学家亨利·列斐伏尔(Henri Lefebvre) 的空间⽣产理论提供了深刻洞⻅。他批判性地指出,空间绝⾮中性的物理容器或单纯的消费 场所,⽽是社会关系的产物,并反过来持续⽣产着新的社会关系。空间是社会性的、政治性 的,充满了权⼒运作的痕迹。列斐伏尔强调,现代社会中,空间⽇益成为资本积累与权⼒控 制的关键⼯具(“空间⽣产”),但他同时呼吁关注“空间实践”中“⼈的主体性”——即个体如何 在⽇常⽣活中体验、占⽤、感知并最终抵抗或重塑空间,赋予其意义。 徐⼦芸的创作正呼 应了这⼀思考。她将原本时空疏离的建筑意象在画⾯中进⾏层叠并置,不仅是对单⼀线性历 史逻辑的挑战,更是对个体在空间认知与意义构建中主体性的彰显。

如果说艺术家罗伯特·德劳内对城市景观的解构、以及对⾊彩和光线的重组是对20世纪初⼯ 业⾰命背景下“美好⽣活”的期冀,徐⼦芸则是站在当下的21世纪,通过对城市景观的解构, 将画⾯空间巧妙折叠,在⼀种绵延时间中寻找⾃我。在作品塑造的层层叠叠的视觉状态中 (透明纱⾯材质的使⽤在此尤为突出),徐⼦芸邀请观众放缓脚步,唤起⼀种“慢下来”的深度 凝视与反思。不锈钢镜⾯的巧妙介⼊,则进⼀步引导观者审视空间多重“⽣产”过程的复杂性 ——它促使观者的⽬光从对客观“空间”本⾝的凝视,转向对⾝处其中之“⼈的主体性”存在的 反思。

此次展览《叠境》超越了建筑实体与城市景观的再现层⾯,成为⼀场关于空间⽣产、历史纵 深、⽂化传承与个体存在意义的深刻探索。这种独特的艺术处理创造出⼀个虚拟的冥想空 间,带有时间凝滞般的疗愈特质。观众被邀请沉浸作品之中感受时间的流动,在时空错位的 忘我之境⾥——不知⾝处何地,亦不辨今⼣何⼣——叩问⾃⾝的存在与⾝份认同。

艺术家

徐子芸

地址

上海市静安区延安中路830号西栋101

下载

作品咨询

  • Screenshot 2024-12-03 at 01.39.13
  • Screenshot 2024-12-03 at 01.39.35
  • Instagram

© 2025 EY Projects.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• Screenshot 2024-12-03 at 01.39.13
  • Screenshot 2024-12-03 at 01.39.35
  • Instagram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