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画间词

​李百舸、尼古拉·高姆

2025年4月12日 - 2025年5月30日

​中国上海

书间词_01_11.jpg

Installation View

© EY Projects; © Nicolas Gaume; © Baige Li.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关于

2025年4月12日至5月30日,艺外EY PROJECTS荣幸推出法国艺术家尼古拉·高姆(Nicolas Gaume)与中国艺术家李百舸的跨文化双人项目《画间词》。此次展览具有双重里程碑意义:既是尼古拉·高姆在中国大陆的首次展览呈现,也标志着李百舸首次完整展出其静物系列创作。这场以解构传统线性时间为主要目的的展览,通过两位创作者迥异的艺术路径展开对话——高姆以地质沉积般的颜料堆叠凝固时光切片,李百舸则以版画式的复数性笔触编织记忆拓扑,在油画、壁画与版画的实验性交融中,将时间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物质实体。

 

展览标题《画间词》暗藏一场文字游戏——“画”与“花”的谐音置换,将宋代词集《花间词》的文学基因悄然植入当代绘画。李百舸以同名作品《花间词》回应这一传统,画中静物在灰调叠印间晕染出词句的平仄韵律;而高姆在石灰基底刻写的文字痕迹,则让画面本身成为一首可见的法语诗。当“花间”的词牌格律化作“画间”的色彩节奏,诗歌与绘画在音韵的桥梁上完成了一次跨媒介的握手。

 

高姆的创作如同一场地质考古,他以皮胶与粉笔调制的多孔基底为画布“地层”,用高度稀释的颜料逐层滋养。砂纸的打磨暴露出底层苍白的“记忆断层”,刻刀划过的文字则似远古岩壁上的时光密语。这种对“未完成性”的执着,使画面成为不断重写的时光手稿——“我凝视画布的时间远多于绘制”,艺术家坦言,每一道笔触都是向时间深渊投掷的问号。与之形成镜像,李百舸的静物剧场上演着记忆的拓扑变形。画面中的床榻与浴缸,在一遍一遍的木板油印后依然从画布深处浮出轮廓,如同被潮汐反复冲刷却永不消失的礁石。物象的复数性叠印不再追求版画的精确,反而在笔触的误差中泄露时间的齿痕:一把椅背的弧度可能同时承载多个瞬间的温度,而柠檬黄釉光穿透灰调时,宛如玛德琳蛋糕的香气突然刺破遗忘的帷幕。

 

当高姆石灰画布与李百舸的灰色静物在展厅相遇,两种时间维度开始共振——垂直沉积的地质纪年与水平蔓延的私人记忆,在颜料与符号的碰撞中重构出时间的晶体结构。观众穿行其间,可见油画刀刮擦出的星辰碎屑飘落在旧椅的裂痕上,听见砂纸摩擦画布的沙沙声与记忆解冻的细微脆响。携手两位艺术家,艺外EY PROJECTS通过这场展览探索着绘画媒介的物质性——绘画从未局限于二维平面:斑驳的基底是时光的横截面,重复的图像成为丈量回忆的标尺,而那些未完成的边缘,恰是通向永恒的诗意裂缝。

艺术家

李百舸

​尼古拉·高姆

地址

上海市静安区延安中路830号西栋101

下载

作品咨询

  • Screenshot 2024-12-03 at 01.39.13
  • Screenshot 2024-12-03 at 01.39.35
  • Instagram

© 2025 EY Projects.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• Screenshot 2024-12-03 at 01.39.13
  • Screenshot 2024-12-03 at 01.39.35
  • Instagram
bottom of page